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在加拿大当猎人的厨子:一年杀不够 50 头熊,我得交罚款

2021-4-27 06:39|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19|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故事FM公号ID:story_fm前不久,爱哲发了条微博,说「我在整理一个酷到没朋友的故事」。好多人过来问到底是什么故事。今天,总算可以播出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就是已经移民到加拿大的厨子。厨子 ...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故事FM
公号ID:story_fm



前不久,爱哲发了条微博,说「我在整理一个酷到没朋友的故事」。好多人过来问到底是什么故事。今天,总算可以播出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就是已经移民到加拿大的厨子。

厨子今年 38 岁,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现在在加拿大从事带人打猎、钓鱼、看极光的工作。

本文由「故事FM」授权转载,「故事FM」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真实故事的声音节目,每周一、三、五在微信公众号(ID:story_fm)及各大音频平台同步播出。

/讲述者/ @厨子  /主播/ @寇爱哲
/制作人/ @寇爱哲/声音设计/ @故事FM彭寒
/BGM List/01. Story 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 Theme From Prince Avalanche - Explosions In The Sky / David Wingo(我是一个猎人)03. Skylight At Night - 彭寒(以纽特人老哥)04. Cecilia - Chet Atkins(迷彩复合弓)05. The Old South - Sam Bush(熊掌的做法)06. Story FM Main Theme(Beijing Subway)- 彭寒(片尾曲)
/更多收听平台/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蜻蜓 FMQQ 音乐 / 豆瓣播客 / 懒人听书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请配合上方音频食用

1. 这是适合我的工作
钓鱼和狩猎向导是典型的「坏人干不了,好人不干」的工作,这个好坏不是指人品,而是指知识和学习能力。做这个工作的华人比较少,因为如果你有这个水平的知识和学习能力,不会想去干这么辛苦的工作,而是会选择当医生、律师或者经理。
可能跟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我不是因为热爱大自然才去干这个工作的。
当时我是投资移民,承诺省政府要投资一个企业,很多到我们同一个省的中国人也答应了省政府去开办一个企业。但他们可能一两年把保证金拿回来以后,就关闭企业,去温哥华、多伦多了。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同胞们所经营的企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你去跟他干,他不需要挣钱养家,你需要挣钱养家,想留在那里,就是死路一条。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需要去找一些适合我的工作。当时刚好就发现了这个钓鱼和狩猎向导,感觉非常适合我。自己尝试了一下,我觉得我能把这个工作干好。



2. 去偏僻小镇过不一样的生活
之所以决定去加拿大,是因为在移民国家里,它的种族歧视问题是最少的,加拿大就好像是一个温和版的美国。
我选择生活的地方是加拿大东岸一个叫 New Brunswick 的很穷的小省,我住在一个只有 2500 人的小镇上。
对我来说,我没有办法背着一身的贷款生活在那种富饶的大城市,离开家乡 1 万多公里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还过着跟以前一样的生活,那我跑那么远干嘛?
所有所谓的国际化的大都市,永远都像一个奶酪拼盘——印度人聚集在一起,中国人聚集在一起,白人聚集在一起,大家各过各的,因为文化和相关理念差得很多。
越是像我住的那种偏僻的地方,大家对不同族裔的接受度反而越高,因为他感受不到你对他有任何威胁。
我曾经夏天的时候开车去多伦多玩,我家的门没有锁,车库的卷帘门也完全敞开,各种各样的电动工具,好东西都摆在那里面。我两个礼拜回来以后,发现连根钉子都没有少。在温哥华、多伦多是不可能有这种情况的,小地方还是有小地方的好。



3. 雪夜惊魂
如果我想带人去看极光,那我得自己先抱着相机开车去跑一趟。
有一回我印象非常深。我当时一个人开着皮卡拖着一辆房车,到加拿大北部的极光带去,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极光观测区域。
那次还蛮惊险的,在过一个小雪道的时候,因为车上的装备太沉了,我的整个房车和皮卡都陷在雪里。
我自己带了铲子,于是就一个人在那儿铲。我铲得太快了,以至于开始流汗。而当时的户外温度大概是零下 45 度,流汗是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它使你的衣服保温性能变差,人更容易冷,冷了之后会加剧流汗,衣服越来越湿,体能消耗越来越大,是很危险的。
当时已经晚上差不多十点半了。我听见远处传来柴油的声音,天降救兵啊,两个当地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开了一辆很破的小皮卡过来,下车之后问我怎么回事,我跟他们说我陷车了。
两个老哥从车上拿两把铲子下来,我们仨人铲了一个多小时。他们还帮我把皮卡上所有装备和房车卸下来。其中一个老哥非常壮,身高大概有 1 米 95 ,像一头北极熊一样。房车和皮卡中间的挂点,老哥手扶着前头,膀子一使劲儿就抬起来了。
当时我就感觉,在残酷的大自然正在对你侵蚀的状态下,人的精神和体力都消耗得很厉害了,突然冒出两个那么壮的原住民过来,唉哟,心情特别好,当时已经很累了,但特别高兴。



休息之后,换上雪靴,走了一个多小时到湖边把那晚的极光照下来。背着那个死沉死沉的相机回到我的皮卡的时候,突然看见两个老哥又来了!他们回来看一眼确定我没事,我特别感动。

4. 为政府保育系统服务
狩猎和钓鱼向导在北美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很多人家里每一代都做这个工作。
这些人相当于是保育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保育系统的第一线员工。因为政府要通过我们这些狩猎向导和这些猎人了解当地的鱼和动物的实际情况。
在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动物都是属于饱和状态。比如在我们那个省,现在黑熊就是一个饱和状态,已经泛滥到把那个省的野猪都灭绝掉了,鹿的数量也掉了 70% 。如果不去人为控制的话,它会带来严重得多的问题,不仅威胁到它们的族群,也会威胁到它食物链下端的所有动物。



政府通过我们来管控动物数量,做出保育的各种调控。我作为一个狩猎向导,每年都会向政府要指标。
比如说我今年要了 50 头铜熊的指标,如果到年底的时候我完不成灭杀 50 头熊的指标,就会被罚款。在中国,黑熊数量少到如果你去灭杀一个黑熊的话,你大概会坐大牢。而在我们那儿,因为我灭杀的熊的数量不够,我会被政府罚款 200 块钱一头。



5. 沉着的女猎人
我有很多台湾客户,其中一位女性客户特别有意思,她是拿弓箭狩猎的。她有一把很精巧的复合弓,弓本身是迷彩的,然后她做了两个粉嘟嘟的消震器。
猎黑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下诱饵,放食物来引诱它。另一种是追踪弓猎,我们找到黑熊爱走的路线,在路线上埋伏它,这种方式从服务方面讲,价钱要贵很多,而且难度很高,经常一个礼拜下来什么也打不到。
那次就是这个女生主动要求的第二种方式,当时我们追踪那头熊到了一片橡树林,熊过来找橡树果吃,而且那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溪流。
熊在林子里走动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声音的,而且它听到你的声音一定会跑掉。当时那熊从距离我们埋伏点不到 10 米的一个位置走过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坏了,如果她着急拉弓,就会把那个熊惊走。
我往左看了一眼那个女生,发现她的工具靠在树上,碰都没碰。我心想「噢好好好,这是个老司机」,不担心了。我当时给她下手势,叫她不要动,她连点头都没有点,就拿眼睛看了一眼,代表她明白了。

等了五、六分钟,熊开始缓缓的往河流方向走,我当时给她竖了一个大拇指,意思是这头熊的尺寸还不错。
当熊看着橡树的时候,它的身体一部分被那个橡树挡住了,只露了屁股出来。这个时候,我给她一个握拳的动作,意思是可以试试把弓拉开了。
我们要打熊的肺部,因为肺的体积较大,也可以保证较迅速地杀死熊,相对比较人道。
突然不知什么东西引诱熊往回看了一眼,这时它的身体扭过来,一下把肩胛骨保护不住的位置暴露了出来。我还没吭声呢,那个女生放箭了,直接就从左肺部的后方扎进去,双肺都打穿了。
那个熊往外跑了不到 30 米,很快就倒下死去了。
很多人可能会犯一个错误,打中以后会抑制不住地兴奋,你跟他说多少遍都没用。当你弓箭射上去以后,动物只是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它可能跑开,有时候他会找一个地方趴下,因为他身上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你发出很大的声音,它会想是不是刚才就是那个东西伤害到我了,它会继续跑,有可能就找不到了。
这个女生是我玩狩猎这么长时间见过的最好的一个客人,我觉得她玩狩猎至少有5、6年以上。她射中了之后非常平静,我们两个坐在那里等了大概 20 分钟,才叫我们的同事拿一个担架把那个熊给抬出来。



6. 熊掌的美味只是个迷思
如果客人要熊皮的话,可以做成熊毯或者标本发到客户家里去,都是合法的,咱们国家的林业局会给一个收藏证,证明这不是在中国非法盗猎获取的。熊皮很软,上头睡觉特别舒服。
熊肉是可以吃的,我的客人们吃饭都是我做熊肉,可以做成铁板的,红烧的,还可以烧烤。我的绰号叫厨子,我的厨艺非常好,能把熊肉做得非常好吃。
但熊掌其实是非常难吃的一个东西,新鲜的熊掌永远都是又骚又腥又臭,有的时候还有点苦味。
如果你想把熊掌做得好吃,你需要把它放到一个瓷罐里面,放上海盐和生石灰,扣上一个木的栅栏,干燥大概 10 到 12 个月。拿出来发完以后,用高压锅蒸透,扎上孔,拿鱼骨高汤一点点煨出来,最后端上桌的时候像果冻一样。
古时候吃熊掌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实际上我去找两只猪蹄儿,按照这个处理方式,做完了以后味道跟那个熊掌是一模一样的,完全不会有任何差距。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平时看不到的内容
关键词“外交杂志”,提取——中美创新之战,美国的问题出在哪里?这点上理解错了

  • 必读头条二条大征稿

  • 求移民与留学经历,加拿大、美国华人生活感悟,亲历和采访均可,头条稿费最高可达千元。要求事实准确,逻辑清楚,只要是真情实感,文字朴素最好。

  • 投稿邮箱:yiqijianada@qq.com

加北美留学、移民、海外生活读者交流群请先加小编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