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你知道吗?打孩子会破坏孩子归属感

2021-4-30 16:28|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661|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点击上方"高知桥心理咨询",关注我们强强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了,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可是他不爱学习,回家也不写作业,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而且爱说谎,爱顶嘴!父母生气的时候打他,他还还手,还骂人。目前他的父母 ... ...
↑点击上方"高知桥心理咨询",关注我们



强强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了,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可是他不爱学习,回家也不写作业,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而且爱说谎,爱顶嘴!父母生气的时候打他,他还还手,还骂人。目前他的父母已经不打他了,只有在太生气的时候才打他。

给家长的建议:

1、打孩子的危害很大,最大的弊端在于孩子归属感的缺失。儿童的心理核心是归属感,因为儿童生存所必需的穿衣吃饭,他自己解决不了,他必须有所归属。孩子归属感在谁那儿,他就愿意听谁的话。

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父母不应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建议换一个角度看孩子,由关注缺点到关注优点。

具体做法是:给自己定一个必须做到的任务,每天发现并记录孩子一个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比如,玩的时候特别快乐,穿衣服一下就能穿上等等,坚持一段时间,您就会改变看待孩子的心态。

2、这项工作对孩子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当家长认定孩子有缺点或优秀时,说话的语气、声调、表情等都会有差别,这种细微的差别会成为孩子成长变化的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提出镜子效应,即孩子是看着镜子成长的:他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什么样,就会长成什么样。当孩子在家长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优秀,他会越来越优秀。而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这面镜子的影响越大。

3、您还应该认识到:全面开花的教育愿望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科学的。如果要求孩子各个方面都要改,他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话,孩子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不容易确立,结果就是孩子受原有性格和习惯的控制更大,不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要从最简单、最微不足道、最容易改的地方开始。

4、最后建议家长要重视以身作则。特别在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的初始阶段,家长不能自己看电视、上网,却让孩子埋头学习,家长要带头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孩子在任何方面有了微小的进步,家长都要给予夸奖和认同。孩子获取了成就感,并能感受到家长注意到了自己的变化,这种精神上的慰藉要比物质上的奖励更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促进孩子的发展。



文章部分来源网络综合,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