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办?

2021-5-6 10:03|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27|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后就很霸道,喜欢抢别人的东西。不愿意和小朋友合作,连和家人在一起时都不愿意分享,就算做出了分享,也是不情不愿的态度。”有一位家长很头痛地说。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办?尤其是在幼儿时期, ... ...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后就很霸道,喜欢抢别人的东西。不愿意和小朋友合作,连和家人在一起时都不愿意分享,就算做出了分享,也是不情不愿的态度。”有一位家长很头痛地说。

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办?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不愿意分享物品或讲述自己感受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01

物权意识的发展

孩子的物权意识会随着年龄不断地发展。在幼儿时期,零食、玩具等都是他们的最爱。当物权意识开始萌芽后,他们就会拒绝分享,这并不是自私,而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物权意识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1岁前:模糊期。孩子们几乎没有对于物权的相关意识。

2-4岁:敏感期。这时候的孩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知道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甚至连爸爸妈妈也不愿意分享。

4-6岁:规则建立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尝试与他人建立玩耍的规则,但仍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6岁后:进入乐于分享期。孩子们的分享意识不断地成熟,道德观念逐渐倾向于公正善良,会变得愿意大方地分享。


当孩子还处在物权敏感期时,家长可以逐步引导他去分享,但不能有逼迫的意识或行为。

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去分享,就会导致孩子更加不愿意分享的结果。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小气的表现,这是错误的看法。

大人和孩子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存在很大差异。举例来说,如果别的小朋友看上了自家孩子的玩具,有的家长会很大方地把玩具送人。

这时候,自己的孩子会为此哭闹甚至发脾气,家长便会指责道:“你不能这么小气,不就是个玩具吗?”



可对于孩子而言,在大人眼中这些无足轻重的玩具,对他们而言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当有亲戚朋友的孩子看上了自家孩子玩具时,父母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不舍得送人,就不要强迫。家长可以再买一个送给那位小朋友,或是换一个其他的礼物。如此,孩子便会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爱他、在乎他且珍惜他的。

如果父母强行逼迫孩子去分享,就会降低他们的自尊,激发出他们的反抗行为,导致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形成易怒、自卑和敏感的性格特质。

瑞士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被迫的无私、分享,对于孩子而言,通常是以牺牲自我需求而终结的。很容易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心理需求不重要,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低,甚至形成讨好型人格。”

这样,孩子会认为只有顺从和讨好,才会值得被别人喜欢和爱,所以千万不要去逼迫他们牺牲自我,成就他人。

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形成乐于分享的意识呢?

02

悉心引导,尊重孩子

第一,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在家里,可以和孩子进行情景演练,让孩子和家人彼此分享玩具,引导孩子设想:如果他向别人索要玩具,但别人不给,他会不会感到伤心?可如果对方肯把玩具借给他,双方都会玩得很开心,以后还能成为好朋友。

通过类似的引导,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也让他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从而一步步地学会分享。



第二,明确权力,帮助孩子分清“物权”和“使用权”。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物品归属而产生的争议和冲突,是儿童期发生的最为频繁和激烈的社交冲突之一。

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们以为把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以后,这个玩具就不属于自己了。他们还没有能力分辨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

如果孩子知道东西借出去后还会还回来,依然属于自己,损失不会很大,自然就会愿意去分享。

不要把孩子在成长的特殊时期的正常行为看成不正常的现象。要尊重孩子,他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

孩子小时候,一块橡皮、一个气球对他们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不能轻易地就此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或不懂事等标签,不可为一时一事而伤了他们的心。哪怕是一句不好的话或凶凶的眼神,都会给孩子心里种下不善的种子。

每一粒种子在条件成熟时,都会发芽,最后开花结果,很多时候会因为这一粒种子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父母将孩子在某个特殊时期做出的一些正常行为当作不正常,无形中就给自己增添了不该有的压力,要永远地、发自内心地对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三,适时地表扬孩子,赋予他们荣耀和骄傲感。

当孩子乐于分享之后,父母要及时地鼓励和赞美,如“你今天把玩具借给小朋友了,非常棒,爸爸妈妈要向你学习”等类似的话语,会让孩子心中产生荣耀感和骄傲感。

及时的赞赏、表扬和认可,是强化孩子行为的有效办法之一。

03

好人好自己

“好人好自己”这句话,是我们身为父母,能够给孩子种下的最好的种子之一。

有一对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对其进行引导,慢慢地孩子就学会了分享。在很多时候,即使是孩子自己很想吃某一个食物,他也会先分给长辈和朋友,然后自己再吃。

借着这类机会,这对父母便再次暗示孩子:“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主动给予别人后,别人就会给予你,甚至会更多。”

抓住每一个场景,通过引导,给孩子种下“好人好自己”的种子,在不动声色之中,给孩子传授“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等自然与人生之道。

最后,分享是一种美德,要从家里做起,慢慢就会培养出良好的家风。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父母,一定能培育出好孩子!


针对家长们最关心的30个幼儿教育难题,四部曲APP开设了「望子频道」。

从情绪篇到习惯篇,从沟通篇到亲子篇……方子老师、曹廷珲老师与你一起,掌握心理学科学方法,融汇中华文化心法,童蒙养正,根深叶茂!

每日清晨5点更新,敬请收听!


来源 | 四部曲APP  责编 | 心源  云舒配图 | 心源  音频后期 | 银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