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如果你常说这句话,伴侣、孩子都会远离你

2021-5-10 13:24|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78|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编者按:很多人,因为说话方式的问题,在不论是养育孩子、伴侣相处还是职场沟通,都屡屡碰壁。今天这篇文,来自清华大学博士、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老师,简单清晰,为你解答:为什么你说的都对,却无法说服别人?又该 ... ...


编者按:
很多人,因为说话方式的问题,在不论是养育孩子、伴侣相处还是职场沟通,都屡屡碰壁。
今天这篇文,来自清华大学博士、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老师,简单清晰,为你解答:为什么你说的都对,却无法说服别人?又该如何调整?
来看今天的文章。

文|郝景芳

生活中常遇到这种情况: 苦口婆心地劝一个人,说的话简直不能再正确了,但他就是不听。 有时一件生活小事,和伴侣相说了几十遍,对方也全当耳旁风。 面对孩子的时候,情况更甚。 让他多吃蔬菜多刷牙,好言好语,威逼利诱,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但就是不听; 他们是不懂吗? 不是,而是不愿意听。 为什么你说的道理他都懂,却不听? 


在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 你把对方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比如有时小朋友想学做家务,做父母的好心提醒,最好先抹桌子,再扫地。 结果小朋友一点也不想听,“啊——” 地一声,爆发了强烈情绪,一甩手,不干了。 他会说 “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或 “我是没来得及……” 大人往往不理解,反而责备,“我不就是在提醒你,教你吗?” 结果孩子情绪闹得更厉害了。 仔细分辨,就会发现他不是在对抗,而是在委屈。 这时孩子的内在情绪是怎样的呢? 如果这件事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
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要父母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孩子的心理语言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能做好。” 孩子的内在情绪是:你说这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 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如果听话了,就是承认了自己做不好。 “内在情绪” 这个细节,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我们在说话时,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上,还是坏角色上?




什么叫好角色、坏角色? 举个例子。
一对夫妻,素来相处都分工明确。 丈夫工作挣钱,妻子暂时一年全职带娃,具体的家务事项也进行了合理分配。 但在具体执行时,妻子愈发力不从心,孩子喜欢哭闹,她无法睡个整觉。
属于她处理的那部分家务,也总是一推再推,堆积起来。 她感到孤立无援,有点委屈,她需要得到丈夫的更多支持。
如何跟丈夫说呢? 她有 2 种表达方式: 一种是说丈夫 “哪里不好”,指责他眼力劲不够,没有分工给他的事情,就真的一点都不管了。 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讲出自己的困难,询问他能不能再多做一点,帮助自己。 这两种表达方式,讲的事一样,期望达到的结果也一样,但不一样是: 前者在表达指责,对方成了 “坏角色”:做得如何不好; 后者在表达需求,让对方成了 “好角色”:是能帮助自己的 “拯救者”。 让对方成为 “坏角色”,潜意识是让对方有内疚感。 但没有人希望自己是 “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指责,会下意识 “防御”,否认指责;
要么是冷冷不予回应,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而让对方成为 “好角色”,可以让对方 “自我感觉良好” 。
让对方知道,他做的事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 不指责,而是直接对未来提出期望。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不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怎么会改好呢?” 现实却刚好相反,往往让对方觉得自己是 “好的”,他才能做得更好。




明白了这个心理机制,说话方式也就清晰了: 尽量以让人 “自我感觉良好” 的方式提出建议,对方也就愿意接受,互惠共赢,皆大欢喜。 但其实在生活中,做到这一点,却是相当难的。 阻碍彼此相互体谅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执着于 “应该” 


这种情形,对应的是心中抱有固定 “理想型” 的人。 这样的人,对种种都有 “应该如此” 的强烈预期假设。 
一个男人就应该 “沉稳坚毅、大气开朗、勤劳顾家、温柔呵护” ,做到这些都是 “应该的”,做不到就是 “毛病” 。 一个小孩就应该 “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勤奋上进、知书达理” ,做到了是 “应该的”,做不到就是 “毛病” 。
 好比在与人对话时,隐含着对对方的评价:正分、零分、负分。 表达出来的对他人的评分,是正分还是负分,都取决于零分线设在哪里。


 零分线就是 “应该线” 。 如果心中的 “应该线” 画在一个封死的位置上,达不到这条线的,都是负分。
与 “应该线” 高的人相处: 
你做好了,会得零分,因为都是 “应该的” ;
你如果稍微做不好,就是负分,还处处言之凿凿,因为都是 “不应该的” 。

如果想生活得轻松一点,最好把最低分设在零分线上。
也就是放下对他人的预期,这样有一点点好的地方,都是正分。 举一个例子。 家中有两个孩子的日常,多半是 “相爱相杀” 的。 若父母根深蒂固认为,老大 “应该” 处处让着老二,那肯定每天都能看见老大的种种错误。
不停指责老大,沟通时也没法站在老大的角度; 若认为孩子为自己考虑是正常现象,打架也正常现象,那看见老大关爱老二,就可以非常惊喜地赞赏并鼓励。 久而久之,对老大的影响效果也会更积极。 总之一句话:
如何让生活看起来处处美丽?相信不美丽是 “正常态” 就可以了。
第二种情况:执着于 “我好”
前面说到,当我们规劝一个人,顺便想彰显自己有道理、对方不对时,有可能让对方产生情绪抵触,反而起不到规劝效果。 也许大家会觉得解决方法很简单,不要处处彰显自己,多理解鼓励对方不就能达到效果了吗? 但现实没那么简单。 很多时候,一个规劝他人的人,并不是真的想要对方改变,而只是为了彰显自己。 一句话就能明白这里面的差异在哪里—— “你看,我早就说过吧” ——这就是一句彰显自己的话。
比如孩子第一次玩积木,家长指导孩子看图找样式,孩子没听,结果没完多久就惨遭失败。 看到孩子失败后,提建议的父母在第一反应是 “你看,我早就说过吧” 。
然后开始回顾自己的建议多么重要,预见多么准确。 想让孩子承认自己不听劝的行为,是如何不明智。 这种情况下,父母甚至可能对孩子的失败 “喜闻乐见” 。 因为只有孩子失败才能证明自己明智,而证明自己明智的欲望,远大于关怀孩子如何成功。
比如当孩子没有听父母劝,非要拿着一个重的东西走,结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
是赶紧拥抱一下,说没关系没关系,摔疼了吗? 而当小孩子把东西放下,爬起来再走,只为他喝彩 “你好棒强”,绝口不提 “看,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老子讲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 ,就是指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写在最后


 很多情况下,人与人相处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让对方处在 “好角色” 的位置上,就是最简单的关键一步。 心理学研究发现: 稳定的高自尊者倾向把好结果归因于自我,把坏结果归因于偶然。
这样能在顺境中更容易持续,逆境中更容易逃离。 带团队的本质也是如此,给团队成员机会,让他们把才能表现出来,让每个人都觉得 “我做得真好” 。 小时候不懂这个道理,看历史时就纳闷,像刘邦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功?
遇事总是 “为之奈何”,那些勇猛大将像韩信怎么不取而代之。 现在发现还是有原因的,他能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发挥出 120 % 的功力,这就是领导艺术所在。
带小孩的本质,也就是让他认为自己很好,并且能做得更好。 所有的哭闹不乖懒散都是正常,偶尔迸发出的礼貌勤勉是 “哇,真好” 。 小孩子会感觉 “我这么好吗,我真的这么好吗,那我还可以更好”。
而这种自我感觉会让他自己想要做好。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争功的,越不去争夺 “你看我对你教育得多好” 的功劳,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越强。
很多时候,让我们成长的那么一点点动力,就是心底的那一丝 “我是这么好的吗” 。
——是啊,你就是这么好。 END 

本文作者:郝景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13年加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6年,小说《北京折叠》 获第74届雨果奖;2017年创办童行学院,给孩子打开视野、启发思考的通识教育。 责编,朗门。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武志红】。

 推荐课程
让孩子产生好的感觉,不仅体现在沟通中,也需要扩展到孩子成长的其他方面。
比如说,时间管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等。
只有当孩子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能做好,才能激发内在动力,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为此,「武志红心理」联合「童行学院」郝景芳老师,结合15本经典书籍。
带你开启亲子关系新视角,激发孩子内生动力,培养内心有光、自我实现的孩子。
30万家长力荐讲师开启亲子关系新视角发展孩子5大内在力量和4大关键能力(文章部分内容即来自课程第5节)原价199,仅需99元识别二维码,立即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培养自我实现的孩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