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满嘴“屎尿屁”,是受到了这种“诅咒”?破解魔咒,记住这几招!

2021-5-30 10:43|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445|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昨天周六,朋友带4岁的儿子豆豆来安全君家里做客。安全君顾着孩子,特地做了一道清爽营养的南瓜泥。结果豆豆看到后,脱口而出:“这是什么东西呀,怎么跟屎一样,还是稀稀的屎。”安全君听后,满脸尴尬,看着盘子里 ... ...


昨天周六,朋友带4岁的儿子豆豆来安全君家里做客。安全君顾着孩子,特地做了一道清爽营养的南瓜泥。结果豆豆看到后,脱口而出:“这是什么东西呀,怎么跟屎一样,还是稀稀的屎。”



安全君听后,满脸尴尬,看着盘子里黄澄澄的一片,也不想挖一口吃了。

朋友听到豆豆口出“神语”,火气一下子上来了,狠狠教训了豆豆一通。安全君眼看着豆豆从刚进门时的活泼阳光突然变得委屈巴巴,满是心疼。

也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孩子小时候,满嘴都是屎尿屁,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相信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遇到这样一个尴尬的阶段。

在孩子三四岁甚至更大一些的时候,他的嘴巴里突然开始频繁地输出一些不太雅观的词汇。

“姐姐,我们一起比比谁放的屁声音大”

“妈妈,你衣服上图案好像一坨屎”

“这碗汤好像一碗尿,我不要喝"

“臭屁妈妈、狗屎爸爸”

......

这个时候,家长们会下意识得认为孩子怎么会变得这么粗俗、没有礼貌?这还是自己细心培养的孩子吗?

别急,孩子在某个阶段密集地说脏话,他可能是受到一个小小的“诅咒”。



诅咒敏感期,是指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初期(一般在3岁左右)在接触到一些脏话或者带有诅咒的话后,喜欢不分场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欢使用,而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又恢复正常,专家将儿童这个时期的语言习惯称之为诅咒敏感期。当孩子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话能够像利剑一样刺伤别人时,就会使用强而有力的语言来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观察别人的反应。


孩子这样的行为,就类似于:

当他捏了一下小鸭子玩具,小鸭子发出声音后,他便会忍不住不停地捏。

孩子爱讲脏话也是如此,当他说了脏话后,会很快引起周围人的反应,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便会一直说下去。



在这样的特殊阶段,孩子虽然满口脏话,但很多时候,他只是“过过嘴瘾”,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他其实心里并不清楚脏话所代表真正的肮脏不堪的意味。

就像安全君朋友的儿子豆豆,他除了饭桌上那一句“黑历史”外,平日里一直是大人们眼中的“乖宝宝”。他将南瓜说成屎,其实并不代表他真的没礼貌、没教养。而是在他的认知世界中,他本能地将两种颜色、形状都比较相近的物体混为一谈,并且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大人们的关注。



因此,我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不能一味地指责、制止,而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去理解、引导孩子。


净化家里的语言环境

如果在家中,大人经常出口成“脏”,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便会无意识得去吸收、模仿。因此,要想孩子不满嘴屎尿屁,家长自己首先要文明用语、不讲脏话,切断“脏脏”的源头。

冷静应对、淡定回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孩子在家长面前搞怪、调皮时,一旦家中有所回应,他们便会越来劲儿。而如果家长置之不理,他们反而会“偃旗息鼓”。当孩子在家长面前口出脏语时,家长越表现地云淡风轻,孩子越觉得没意思,也就不会经常说了。

给予孩子适当的奖惩措施

如果一些相对温和的方式,依旧阻止不了孩子说脏语的问题,大家就要采取一些小小的惩罚措施,让他意识到这样说话是不对的。如说一句就扣一半零用钱、说两句就没收一个心爱的玩具等。当然,孩子表现好,也要有所奖励,如果孩子一个星期都没有说脏语,家长可以奖励带他吃一次大餐,如果在客人家礼貌有加,家长可以奖励孩子多看十分钟动画片等。


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

孩子有表现欲、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不是一件坏事,但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说一句脏话、唱一首歌都能够引起大人们的关注,但在大家心中留下的印象却截然相反。

🔽🔽🔽

往期推荐 ●●

点击下方蓝字↓↓↓看更多内容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防空警报

|防范间谍  网络安全  国防安全







|游泳抽筋  溺水误区  防溺四知

|智慧救援  溺水自救  错误救援

|危险水域  汛期防溺  六不一要    







|欺凌行为  欺凌“信号”  欺凌自救

|语言欺凌  向欺凌说“不”







|沉迷危害  安全上网  不良音视频

|沉迷原因  正确引导  预防沉迷 

|沉迷征兆  拒网络赌博  “低头族”







|近视原因  “视力小偷”  近视征兆

|护眼口诀  护眼十要  错误姿势

|用眼姿势  “防近视神器”







|班级群诈骗  “公检法”诈骗  套路贷

|高考防骗  “猫池”套路  反诈电话

|常见套路  “红包”陷阱  网络诈骗

▍来源: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编辑:仔仔

▍邮箱:lijing@cse.edu.cn



以身作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