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拖拉磨蹭、越催越慢,还有救吗? | 知心姐姐学堂

2021-6-7 23:32|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42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父母的烦恼无陪伴 不知心导语半小时的作业,孩子能拖拉到两个小时;小长假,孩子能将写作业奋战到最后一刻;起床、梳头、系鞋带、洗澡……什么都能磨蹭一把;快点、快点,父母越催孩子越慢,真是 ... ...




倾听孩子的心声

关注父母的烦恼

无陪伴 不知心
导语

半小时的作业,孩子能拖拉到两个小时;小长假,孩子能将写作业奋战到最后一刻;起床、梳头、系鞋带、洗澡……什么都能磨蹭一把;快点、快点,父母越催孩子越慢,真是“我急他(她)不急”。为人母想吐槽:“陪读,比当年自己读书还累!”为人父很疑惑:“计划总是很美好,现实总是很骨感,时间都去了哪里?”应对孩子磨蹭拖拉,心理专家告诉你,真正管用的是这些——


统筹方法和多任务管理
关于统筹方法和多任务管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举过一个泡茶的例子:我们想泡茶喝,没有开水要烧开水,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都要洗……好几个任务,我们怎么样来做这个多任务的管理呢?

如果有这样几件事,几个任务,孩子怎么来安排这个时间呢?

在有那么多任务的前提下,我们想到几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洗好开水壶,灌水,烧水,等水开。水开,它要有一个时间段,这个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这一切都做好了,水开了。泡茶喝,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有些人在有很多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把准备工作全部都做好,再来做这个任务。所以,洗开水壶,洗茶杯,拿茶叶……所有一切就绪,准备好了,灌水,烧水,然后坐在那里等水开,泡茶喝。

第三个方法,开始和第一个方法一样,洗开水壶,灌水烧水,然后坐等水开。但是第一个方法是等待水开的同时,做其他的任务,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而第三个方法只是坐等水开。如果是我们现在的话,可能会坐等水开的时候刷一下微信或者是干点别的事儿,事情本身已经脱离了这个任务体系。水开之后,再找茶叶,洗茶壶,泡茶喝。








显而易见,大家都觉得肯定是第一个方法用的时间最短、最高效。可是,在任务多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习惯性地用第二个、第三个方法,也就自然会感叹:时间去哪里了?好像时间都是在那些小的事情上溜走的。

所以多任务管理的时候就要参考刚才说的“统筹方法”这样的安排,你要在那些花时间比较长的任务的同时,比如烧水的间隙,安排其他的任务,这样的小时间我们也抓住了。

所以我们做多任务管理的时候,第一个要注意的是重要又急迫的事,然后第二个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就像有一个事情很紧急,我今天一定要完成,但是也没有那么重要,那我也要把它往前,因为要不然过了今天你完不成了。比如A每天要背单词,每天要背古诗,那这些事情重要不重要?重要。但是没有那么紧急,是我们的常规任务,那这时候可能就需要来分解任务,量力而行。





我们大家都做很多的计划,大人小孩都会做计划。很多人计划的完不成,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计划是不科学的,没有量力而行。我们常常在做计划的时候,动机是非常强的。我一定要怎么样,看起来只要能把这个计划完成,就能上一个台阶。往往就是因为计划太完美了,没有考虑到生活中会有变化,计划没有弹性,从而导致计划的失败。

所以我们在多任务管理这里强调量力而行。先把任务全都放在一起,分解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紧急的,然后按照统筹方法看怎么样来分配任务。






番茄时间管理法改良版的应用
番茄时间管理法是我们管理学上常常用的一个词,也是管理学上常常用的方法。在这里,我们要把方法用在孩子身上,帮助孩子来做时间管理,所以称它为番茄时间管理法改良版。





第一步,每天开始的时候,规划今天要完成的几项任务,量力而行,并且写下来。

第二步,设定你的番茄钟,时间是20-25分钟,让孩子参与其中,进而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和一个暗示。

第三步,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直到闹钟响铃,休息十分钟让孩子活动活动,顺便看一下刚才写下来的列表,然后在这一项任务上面画一个进度条。标上进度条就会给孩子提示,这个任务还有多少的内容。不然的话,孩子心里其实是没有谱的。



如果任务完成了,就要用彩色笔画勾。我们要和孩子来商量把这个任务给消灭掉了,并且庆祝一下,此时,孩子的成就动机就被激发出来了,他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任务。成就动机就是他看到自己圆满地完成了一个任务,就会更加愿意去进行下一步工作。



知心话
1.学会统筹方法,在完成大任务的间隙,完成一些小任务。

2.做计划时,动机往往是非常强的,但有时因为计划太完美,没有考虑到变化,计划没有弹性,会导致计划失败。
讲师简介

师晓霞,应用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北京大学兰亭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指导类图书《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



福利来啦

有效做好时间管理,积极应对孩子的拖延磨蹭,想必大家都有很多自己的小窍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知心姐姐分享!精彩留言互动者将有机会获得知心姐姐心灵花园系列《走出学习的困境》《化解交往的烦恼》其中一本图书哦!



编  辑 | 唐益东(天津城建大学站) 唐子瑶  鲁颖校  对 | 郜   峰校  审 | 牛晓乐 钟子维值班编委 | 连李生来  源 | 知心姐姐团队公众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