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给孩子一生的审美素养,是老师和父母的责任!

2021-6-9 07:46|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89|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家长们把孩子送来学习艺术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收获的是孩子的人品 ... ...


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家长们把孩子送来学习艺术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收获的是孩子的人品、智慧和孩子将来一生成就的铺垫!

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浪漫地唤醒,在相应的体验之后,是否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先生在孩子只有四岁的时候,开始教他们练字。



据他的三儿子,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徐庆平回忆说,徐悲鸿会给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张猛龙集联》,当时每天要写两页大字本,是对着字帖临摹。



他说,父亲之所以选择张猛龙碑帖给我和妹妹做教材,是期望我们能从中体悟到做人的品质,那种大度、开阔、坚实、雄强,父亲希望我们从小就学会欣赏壮美的东西。而这些,我在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后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此我终生感激父亲。

可以说,徐悲鸿先生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审美启蒙。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常发生于2.5~5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本能地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并且,他们也会执著地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来打造自己。而他们的审美标准,就是来自于成人世界。



如果这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比如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绘画之美,服饰之美甚至饮食之美,孩子就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养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相反,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那么他以后想要补上这一课,学费就相当高昂了。

审美是条起跑线

越早重视越受益

徐庆平先生还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这样一件让他“受到极大震动”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徐先生去欧洲求学,在到巴黎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天便迫不及待地去探访了卢浮宫这座艺术殿堂。



当时,有一群七八岁的法国孩子和徐庆平先生一起进去,孩子们由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领着去参观一间建筑模型展厅。进去的时候,他听到老师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仔细看,然后,要给我讲讲,希腊罗马式建筑的美和哥特式建筑的美有什么不同?”



这次的经历让徐先生深切的感到,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

他发现在欧洲国家,孩子们从小就有去观赏艺术活动的习惯,每到周末和假日,他们总是去看展览、听音乐会、欣赏演出。他们到任何一个新的地方去度假、休息,工作之余总是首选参观博物馆,而且是美术博物馆。



杨澜也曾讲过自己25岁时候在英国的一段经历:

她面试失败以后,披头散发穿着睡衣裹着外套就去了咖啡厅,咖啡厅里人很多,她被安排坐在一位像伊丽莎白女王一样尊贵和精致的英国老太太面前,老太太没有看她一眼,写了一张便签给她:洗手间在你左后方拐弯。

当杨澜再回到座位的时候,那个老太太已经离开了。那张留在铺了细柔的格子的餐桌上的便笺多了另一句漂亮的手写英文:“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她想起自己面试被拒的理由是穿着随意,愤慨于对方的以貌取人,此刻却发现原来自己的邋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看起来这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是一回事:我们常常会告诉孩子,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要穿的跟别人不同。

而欧洲国家会告诉孩子们:生活中所有的美都是重要的,你周围的建筑风景,你的谈吐气质,你的衣着服饰,你本人,都是重要的,你都要去了解,都要去追求,都要去思考。



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校外的美术培训、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

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

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

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去年教育部又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



美育是审美教育

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

人格的养成

灵魂的塑造

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

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关于恋彩画奕

恋彩画奕亲子绘画体验馆旨在为绘画爱好者打造开放的沟通交流平台,让艺术赋予我们生活更多的色彩。



添加微信咨询详情

注:该文转载至网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