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被欺负了,父母该怎么办?

2021-6-30 22:03|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92|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妈妈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位妈妈最近很烦恼,她儿子在幼儿园很用心地做了一个手工,结果被同学故意弄坏了。这位妈妈告诉孩子:你应该和对方说这样做不对,你很生气。但是儿子回答她, ... ...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妈妈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一位妈妈最近很烦恼,她儿子在幼儿园很用心地做了一个手工,结果被同学故意弄坏了。这位妈妈告诉孩子:你应该和对方说这样做不对,你很生气。

但是儿子回答她,他已经这样说过了,可同学非但不道歉,还反过来说他小气。

做父母的最怕孩子被欺负。可是当这样的事件真实发生时,我们又会左右为难。

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勇敢些,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被欺负了,大不了就欺负回去,不吃亏就好。

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孩子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要是因此被同学孤立,甚至被老师误会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小样妈就借这件事给大家分析分析,孩子被欺负的时候,是要教他保护自己,还是该教他大方点。



不管事大事小

孩子的感受最重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老师,都会按后果的严重性来区别对待孩子。

后果比较严重,比如孩子被打了,还受了伤,大人就会谴责欺负人的一方,觉得这样的行为太过分了。

但后果不严重,就像上面的例子,只是手工作品被弄坏了,很多大人就会反过来责怪被欺负的孩子,觉得是他小题大做,斤斤计较,而对欺负人的一方,反倒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几句就算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上面那位妈妈听到儿子被对方说「小气」时,才会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在她的潜意识里,「小气」是不好的,「大度、包容」才是好的。

可是到底什么才是「小气」呢?从字面意思来看,小气是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站在很多大人的立场,孩子的手工作业是无关紧要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拿去玩一会儿是无关紧要的,头发被拉一下也是无关紧要的,只有学习和人身安全才最重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但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的心理和性格能够健康发展,希望他能变得勇敢、自信、有主见,我们就要时刻记住:孩子的感受才是最最重要的。

当小男孩看着同学把自己用心做的手工给弄坏时,他感受到了难过、痛苦和气愤,这些感觉是真真切切的。它应该被我们看到,更应该被我们尊重。

假如这个时候我们说孩子小气,就等于是在告诉他:你的感受不重要,你可以被轻度地伤害,并且不能耿耿于怀,要大度地原谅伤害你的人。这是多么可怕的暗示啊。

往小处说,这会让被欺负的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觉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甚至为自己的不够大度而感到愧疚。这样的错误观念会让孩子不再重视自己的感受,更不会保护自己。逆来顺受的习惯只会让他成为更多人「欺负」的目标。

往大处说,把错归咎到不够大气,不愿乖乖被欺负的一方,这会让欺负人的人觉得自己没错。这会让他们的行为不断升级,直到有一天打破法律的边界,换来他们承受不起的后果。

所以当孩子被欺负时,不管事情看起来多小,我们都要重视孩子的感受,为他撑腰,让他知道「不是你小气,而是对方做错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们要鼓励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讲出来。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孩子整合左脑(负责逻辑、语言)和右脑(负责感受、情绪),让他能够更好地处理和消化自己的情绪,也让我们有机会和孩子联结,更好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体会孩子的感受。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描述,不要急着去评判事情的对错,或者教他怎么做。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而不是建议。如果我们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打断孩子的描述,只会让他关上心门,把情绪压抑到内心深处,更难处理。

如果孩子还比较小,没有办法把经过完整地讲出来,我们可以先询问老师或者其他目击者,简单地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然后再用提问的方式去和孩子共情,加深对事情的了解。

你可以这样问:

宝贝,你很难过是吗?是因为手工作业坏了,所以难过吗?

它是怎么弄坏的,你还记得吗?

哦,是这样啊,那你肯定很生气吧。

在这个过程中,接纳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一边听,一边责怪孩子:

你怎么这么没用!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呢?肯定是你先惹他的吧。

这样责怪孩子的时候,我们已经默默站到了欺负者的那一边。

一个被欺负后,回家还被父母数落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勇气去保护自己,对欺负者说不呢?



想让孩子勇敢

就别替他搞定一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了解事情的经过,认同孩子的感受后,很多家长会急着给孩子出主意。

既然是他不好,你应该怎么怎么做啊……

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孩子,但一味地帮他想办法,替他出主意,除了听话和顺从,孩子什么也学不会。而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学的,恰恰不是听话和顺从。

我们应该把这当成是培养孩子主见和思考能力的宝贵机会,让他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努力,来体会一种胜任感,一种觉得自己有能力搞定一切,不怕再被欺负的信心。

所以建议爸爸妈妈先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可以找一张纸,把想到的都写下来。即使某个办法听起来不可行,也别急着否定。孩子经过思考后自己否定这个想法,和我们直接否定它,对孩子来说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果孩子年纪还小,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我们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做选择。

比如手工作业被弄坏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他把你的手工弄坏了,你肯定很难过,也很生气吧。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我告诉他我很生气。

然后呢?他怎么回答?

他说我小气,然后就走开了。

妈妈很高兴,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让他知道你生气了。可是他没有和你道歉,还说你小气,这让你很难受对吗?

是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你还想继续和他做朋友吗?

不想了。

如果他和你道歉,帮你修玩具,你愿意原谅他吗?

他道歉的话,我就原谅他。

你还是很珍惜这个朋友的,对吧。我猜,你的朋友肯定知道错了,只是不好意思承认错误。你可以做点什么,让他知道你愿意原谅他呢?

我可以告诉他,如果你道歉,我就原谅你。

嗯,这个主意不错,还有吗?

没有了。

你觉得给他两天的时间,看看他敢不敢主动跟你道歉,这个办法怎么样?

这个也不错。要是他主动道歉,我会更高兴。

嗯,那这两个办法,你先挑一个试试怎么样?

好的。

上面这段对话,是小样妈给大家做的示范。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有很多种处理方式。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还有别的方法来启发孩子。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只不过要注意,一定要给孩子机会动脑筋、说想法。真的想不出来,我们再给他几个方案,让他去选择怎么做。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告诉孩子,欺负别人后主动道歉是勇敢的表现,相反,说对方小气,把错推到别人身上则是胆小的表现。

如果对方是孩子的好朋友,他愿意原谅对方,那么他可以直接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虽然你这样做让我很难过,但如果你肯道歉的话,我还愿意和你做朋友。

相反,如果孩子不想原谅对方,我们也要尊重他的感受,给他一段冷静的时间,以及自主选择朋友的权利。

孩子有权力和喜欢的人做朋友,也有权力不理欺负自己的人,不要强迫他对所有人友善。



 孩子被欺负

我们到底怕什么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说完上面这两个方法,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为什么害怕孩子被欺负?

归根到底,是怕他有一天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遇到更严重的欺负时,没办法保护自己。所以当我们还在他身边,还能够保护他的时候,一定要送他这几个护身符。


  • 被欺负时知道勇敢说「不」,知道错的是对方,不是被他们说「小气、玩不起」的自己。

  • 知道自己的感受很重要,能够接纳自己,关怀自己。明白「我难过是正常的,不是因为我软弱。」


  • 难过的时候知道怎么排解自己的情绪,懂得找人倾诉,比如父母、朋友。

  • 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保护自己,比如和对方沟通,告诉他行为的后果,向家人、老师、警察求助等。


在这些方面培养孩子,给他赋能,他才能真正学会勇敢,避免被欺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最后,小样妈想送给大家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刘墉老师分享的。

他说,他们一家在美国生活时,儿子刘轩曾经因为肤色被邻居家的孩子歧视、欺负。本来刘轩想找对方理论、打架,但是被他劝住了,他提议:

我们先试试能不能和对方交朋友。

之后的一段时间,刘墉经常邀请邻居家的孩子过来和儿子一起打球、跑步、在花园摘菜,久而久之,不仅过去的隔阂消除了,两家人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所以说,孩子被欺负这类事未必像我们想的那么消极。很多欺负人的孩子内心都是很孤单、很自卑的,他们只是在用带刺的外壳保护内心弱小的自己。

与其硬碰硬,不如看看有没有办法化敌为友,软化他的心。如果真和刘墉老师这样,把敌人变成了朋友,那我们教给孩子的就不仅仅是怎样保护自己,更是处世的智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妈妈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排版:徐疯疯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