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夜思 | 如果孩子说“我想复读一年”……

2021-7-10 20:18|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333|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小年说:高考成绩出炉,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今天我们看几个“失败”的例子。在作者看来,对待考试成绩,家长的态度确实很重要。毕竟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站,而前方的路还更长。推荐给你,静夜思。如果孩子说“我想 ... ...

小年说:高考成绩出炉,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今天我们看几个“失败”的例子。

在作者看来,对待考试成绩,家长的态度确实很重要。毕竟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站,而前方的路还更长。

推荐给你,静夜思。
如果孩子说“我想复读一年”……

来源:凯叔讲故事 | ID:kaishujianggushi
 作者 |  花山

01

高考有多热血呢?一句“我考上了”,抵得上所有的拼搏与血泪。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那么幸运。

一档综艺节目曾讲述过发生在国外的一则高考故事:

成绩出来了,儿子考得不理想。他坚定地对妈妈说,我想再复读一年,考东京大学。

事实上,不是男孩成绩不好,只是距离他梦想中的东大,还差了那么一点。听闻儿子要再来一年、冲刺东大,做妈妈的当即表示支持。

男孩确实用功,他每天坚持学习10小时以上,白天带着硕大的饭团去自习室,晚上回家继续奋战。

夜以继日,除了刷题,还是刷题……而妈妈,就负责给儿子端茶倒水,备好一日三餐。

只有一件事,儿子觉得有点怪。那就是,儿子看书的时候,妈妈也在看书。妈妈看书本来不奇怪,因为妈妈一直是个爱读书的妈妈。但是近来,妈妈手里一直捧着的是,却总是儿子的高中教材。边看,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记诵着。

儿子问:“妈妈,你在干嘛呀?”

妈妈顿了顿,笑盈盈答:“就是看儿子学习,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顺便跟儿子说:“你的课本借给妈妈看看行不行?”

儿子早已经用不上这些基础的教科书,爽快地答应了。既然妈妈闲着无聊,看看就看看呗。

就这样苦读一年,终于到了验证成果的时候了。

“我能做的都做了。就等着录取通知书了。”说这话的时候,儿子西装革履,看起来信心满满。妈妈就坐在她身边,脸上同样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门铃响了!妈妈抢先跑到门口,打开门,只听门口送通知书的男人开口道:“东大的通知书,安政真弓查收。”

那是妈妈的名字啊!母子俩呆愣在那里。

复读了一年,妈妈也陪了一年。儿子落榜了,妈妈却进了东大。瞧瞧这狗血电视剧般神奇的结局!到这时候,妈妈终于不得不坦承一切。

然而,考了两次,均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再考,仍没能如愿,“勉为其难”入读早稻田大学。

虽然这所学校也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学校。但她内心还是遗憾的。

这里还有一层原因。她原本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最有意思的是,她的父亲和兄弟们当年也曾冲刺东大,最后都遗憾落榜。往后经年,“东京大学”成为了这一大家子的“心结”。

那之后,她开始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生娃后,也并未放弃学习和工作,一直坚持给人补习功课。

一晃30年。直到陪儿子再次奋战高考的时候,她心底里头那个压抑掉很久的念头,再次复苏。

“我也要上东大,为什么不现在就试试?”说干就干。她制定了很详细的学习目标,悄悄地开始备考。

年纪大了,记诵知识不容易,那就再勤奋一点。年轻孩子学10小时,她就学15小时。

好长时间里,她都没好意思跟家人说自己备考这件事,包括同床共枕的丈夫都瞒着。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真的做到了!

她进了东大。儿子则步妈妈的后尘,进了早稻田大学(这弄人的命运)。埋藏了30年的夙愿,从来不曾忘记过。终究一飞冲天,得偿所愿!

这一年,她刚好50岁。

02

作为一个母亲,她没有轻易给儿子下定义



我个人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有趣的高考故事了。

先不说别的,一上来,面对儿子“不尽如意”的高考成绩,母子俩没有一句争论,做母亲的更没有一句批评指责。她只是倾听儿子,并且对儿子所做的决定给以支持,仅此而已。

看起来寻常的举动,其实特别难得。

高考的确重要,但是暴力就能让孩子考高分了吗?另,一次高考成绩真的能够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吗?考砸了的话,就意味着这辈子完了吗?

就在今年4月,Tvb综艺《寻人记》也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和升学考试有关的故事。

那是1985年,香港会考的紧张程度,跟我们现在的中高考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只有不足三成的考生可以升读预科班。就算顺利进入预科班,绝大部分都考不上大学。所有家长和孩子被这“生死攸关”的会考折磨得死去活来。

作为比较贪玩的“学渣”,校草伟约瑟和他的两个好朋友,不出意外地都考砸了。

嘴里说着成绩不重要,但是打开成绩单的那一瞬,脸上有掩不住的忐忑和失落。

会考结束后,伟约瑟就没有继续读书了。他的人生就此完结了吗?

36年后,节目组辗转联系到他。重新提起当年的那场考试,伟约瑟淡淡地说:“会考成绩对我来说微不足道。”

这些年来,凭借个人努力、人脉,外加一些运气,他还算混得不错。

拍过广告,当过空少。现年56岁的他,做着小生意,收获了一个幸福安稳的家庭。

只是,让人伤感的是,当年一起接受电视采访的三个好朋友,如今只剩他一个存活于世了。

回望大半生,他说出了一番颇令人回味的话:“人生不是由一件事主宰。”“走过,错了,改,再来。永远能重来。生命有take two。”只要健康还在,只要我们还活着。

伟约瑟懂的道理,安政真弓显然也懂得。

她当然不是一上来就懂得的。她也犯过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文章开头,她所陪读的其实是小儿子,家里还有一个大儿子。

养育老大时,她也是个热衷于“教育”孩子的妈妈。直到后来,大儿子用日益叛逆的行动一再表达:妈妈,这是我的人生,她才真正醒悟,并学着放下。

她不再执着于孩子的某次成绩,成长路上犯的某个小错误,或者不合自己心意的某个决定。没有大人的过多干预和评判,孩子学习和求知的主动性和热情,反而更强了。状态也更好了。

用育儿专家王人平的一段话,来诠释她和儿子们的成长心路,再合适不过:

“没有一所学校、一次考试能必然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比上一所什么样大学对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具备自我驱动、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是否能够珍惜和善用接下来的几年时光,是否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愿意为之努力。”

03

作为一个女人,她没有轻易给自己下定义



当年,第一个故事里的妈妈考上东大后,一时间舆论哗然。有网友评论:考大学是年轻人的事儿,你一个这么大年纪的老阿姨,往里头凑什么呢?就算考上了,又有什么用呢?好好在家里做别人家的妻子和妈妈吧。

然而,年龄的局限,他人的目光,世俗的条条框框,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她不需要别人的许可才去逐梦,更不需要旁人的支持才去前行。

考上东大后,她还大大方方出了一本书,名字叫:《曾是普通主妇的我在50岁实现考入东大梦想的学习方法》。

最火的时候,有好奇的媒体问:50岁考大学,苦吗?她答:“年轻的时候是被动学习,而50岁的时候是主动学习。对我而言,50岁还能为考大学而学习,是很充实、快乐的,并不觉得苦。”

大学四年,她学业成绩优秀。入学第2年,还拿到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

作为一个成熟的女性,她着实令人赞叹。人活在这世上,谁没有未兑现的心愿, 或大或小的梦想呢?

只是,有的人去追了,有的人半路撤退。撤退也没关系。拿得起放得下就好。

怕就怕,当我们最后回顾人生时,发现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那这辈子就太可惜了。

确切说,她的“逆袭”并不是在冲刺高考的那一年才发生的。结婚生子后,她从未真正放弃过自己。

她看过的每一本书,

跟自己独处的每一秒,

去给其他孩子上过的每一节课,

坚持不懈的每一丁点努力,

都在给她增强力量感和掌控感。

做得多了,主动的生活状态,也就变成一种水到渠成的状态了。

记得当年,蔡澜在《开讲了》上讲过自己的这么一段经历:

某次深夜坐飞机,遭遇气流,小飞机一阵阵地开始颠簸。“颠就让它颠吧。”蔡澜淡定地继续喝酒。而他旁边座位上的一个澳洲男士,吓到整个人快要变形。等到飞机稳定下来,澳洲人又是服气又是好奇地问蔡澜:

“嘿,老兄,你死过吗?”

“我活过。”蔡澜答。

04

教育家叶圣陶有言:“七分八分的想和说,不如一分二分的实践。”

一位发展心理学前辈也曾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只用示范就够了。

父母做好自己,同时给以孩子倾听、尊重和他们所需要的支持。

人生很长,别只盯着这一次两次的失败上。

人生很短,别总跟爱的人较劲。

面对失败,学会像电影一样,拉长镜头,把当下的困难,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里去看。

面对未来,干就对了。

不管你此前如何,今年几岁。去允许不完美,去拥抱不确定性,去耐心接纳当下,同时别忘了一步一步地前行。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孤立的因素,能够真正意义上决定我们的一生。

我们的人生,从来都是靠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一个又一个的坚持,一点一滴的汗水和脚印踩出来的。

最后,北野武《坏孩子的天空》里的一段对白,送给每一个可爱的你:

两个少年飞快地踩着单车,在风中冲刺。打完群架后,他们终于逃到安全的地方。阿木问阿胜:“我们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吗?”阿胜盯着远方,笃定地答:“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你们的人生,也是。

—THE END—

作者:花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关注育儿心理及女性成长。本文转载于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凝聚4000万个家庭,带给父母美好希望,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投稿·合作:yesi@cyol.com

(邮件后请附联系方式)



睡不着,聊几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