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不要把孩子局限在你的知识范围内

2021-7-13 01:30|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05|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作者:王崟崟我的一双儿女最近成了tfboys的脑残粉。随时开唱,立地起舞,把久违的广场舞氛围,硬生生从内地营造到了香港。几天下来,家里高雅的巴赫乐谱被扔到了一旁,爸爸显得有些焦虑。我安慰爸爸说: “没事儿,小 ... ...


作者:王崟崟



我的一双儿女最近成了tfboys的脑残粉。随时开唱,立地起舞,把久违的广场舞氛围,硬生生从内地营造到了香港。

几天下来,家里高雅的巴赫乐谱被扔到了一旁,爸爸显得有些焦虑。
我安慰爸爸说: “没事儿,小朋友们就喜欢广场舞的热闹。大一点儿自然有音乐审美,你看妹妹现在不也是喜欢大红大绿的耀眼搭配吗?长大了塞给她也不会穿了,对不对。”
想来我对审美最早的记忆,是小时候我穿着红白色的新衣服,在院子里蹦来跳去,远远看见邻居大姐姐撞衫,不屑一顾地想:真不知道黑白色有什么好看的,像只燕子。
等我长到高中,我就不再热爱富丽堂皇的一切亮色,而钟爱黑白灰等高级颜色,直到那时,我才算有了基本的审美观。
而这种审美,直到而立之年,还随着年龄和阅历在更迭。所以,我对一双儿女被魔音洗脑,抱以平和乃至羡慕的态度—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投入热情,是专注力培养的好时机。
但是爸爸就不行了,总是在人前人后倾诉熊孩子的恶劣审美,并强行给他们听高大上的交响乐。两个加起来不到5岁的小朋友,听起贝多芬,一脸茫然。
有一天,我发现儿子唱《青春修炼手册》时,漏了一句“跟着我……”就扭头看了爸爸一眼,顷刻闭嘴了。
我有点儿替他为难,他像一块儿夹心饼,带他回内地,听到的都是“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回到家,这又好像是个地雷。
晚上和孩子爸为此事深聊了一番。我先讲了一件陈年段子给他听。有一年春晚,周杰伦受邀表演,演唱的曲目是《龙拳》。
我爸坐在电视前,专心致志看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眯眼儿,是如何统领小年轻的宇宙的。一直到周杰伦下台,我爸始终没有听到一句演唱。
他目瞪口呆地望着我说:“他还没唱呢!怎么就下去了啊!?就这水平好意思叫歌手啊?”我翻了个两米宽的白眼:“爸,那是rap,yoyoyo就行了,不需要唱。”
孩子爸听了放声大笑,毕竟这事关“情敌”的尴尬糗事。我说:“其实你和我爸,有区别吗?”
我们都曾意气风发过,掌握了时代的话语权。关于审美,关于观念,关于生活方式。为了维护我们的时代烙印,我们不可避免地和上一辈产生对垒。
假若对方能与时俱进、求同存异,抱以宽厚理解之心,那么一切迎刃而解。假若固执己见,认为自己的三观才是根正苗红、不可违逆,那么收获的只能是一个大白眼。
我们从前是那个翻白眼的人,遍地吐槽父母的老土守旧,上纲上线到生活上,更是一部斗智斗勇的血泪叛逆史。如今这种相爱相杀,还要沿袭下去吗?
万年一刹,何况蝼蚁,我们那么小而微的存活体,哪能跟得上日行千里的时代更迭,自然有弄不清道不明看不懂的事物,那些事物流淌在下一代身上,就变成了代沟。
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被父母孤注一掷地把控助长。在我们为人父母之时,各个指天发誓,要与孩子做朋友。
可朋友之意,并不是轻言细语、嬉戏玩耍,那只能算作“酒肉父母”朋友的内核,是尊重,是灵魂交换,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依旧可以秉烛夜谈”。
我们在面对真正的朋友时,很容易做到这一点。面对孩子时,即使我们有这份决心,一不小心就会以父母权威,做压倒性的“指导”。如此一来,“和孩子做朋友”,也只是一句空谈。
问题是,你给予孩子的指导,就是真理吗?那也许只是我们在局限性的岁月里,掌握的局部正确。
就像犹太人的谚语:不要把孩子局限在你的知识范围内,因为他诞生在另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不仅仅指宏观的大时代,还指的是落在每一个血肉之躯上,宿命的际遇和缘分。那也许都是我们前所未见的新鲜困惑。
也许他在幼年接受小爱豆的浸淫后,顺其自然地成为了音乐爱好者,要成为郎朗还是凤凰传奇,都不失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优质营生。
也许他有了自己的审美后,会自行决断,做出他的正确职业抉择。而无论他会拥有何种审美,都好过在他有自主判断力之前,就受到我们的干扰和指责。

最好的局面是,我们能从他描述的“瞠目结舌”里,蹭些许新时代的信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在共同学习成长的路上,做一对真正的朋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