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孩子这样走路,暗示发育出现大问题!越早发现越好!

2021-10-15 01:49|发布者: 热点新闻|查看: 191|评论: 0

本社区内容来源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界定来源的真实性与版权,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admin@bbbear.ca,我们将在核实后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放大 缩小

摘要:前两天,晨妈在翻看后台留言的时候,发现不少妈妈都很关心孩子走路姿势的问题:踮脚、内八、驼背,这些不良的走路姿势,不仅走起路来不雅观,更有可能暗示着孩子的骨骼发育出现了一些问题。父母若能及时根据这些姿势 ... ...
前两天,晨妈在翻看后台留言的时候,发现不少妈妈都很关心孩子走路姿势的问题:







踮脚、内八、驼背,这些不良的走路姿势,不仅走起路来不雅观,更有可能暗示着孩子的骨骼发育出现了一些问题。
父母若能及时根据这些姿势,发现孩子的骨骼发育问题,也有助于更好地纠正和治疗。
所以~晨妈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不同年龄段的足部发育特点
孩子的足部发育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都是阶段性的,一般来说,个体差异不会很大,走路早晚也不能代表智商高低。
具体不同阶段对应的足部发育特点,爸爸妈妈们可以对照下面看看哦~

0~1岁

孩子刚出生的头一年,足部发育速度会非常快。
爬行是他们移动时的首选方式,并且,虽然不能独立行走,但是已经可以站立,拄着东西也能简单走两步了。



这些都为后面学走路打下了基础。

1~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站起来行走了,只不过不像成人那样,走起来这么自然。
他们走路时,会整个脚着地,等到2、3岁,则开始脚后跟着地,也能慢慢地跑起来了。

3~7岁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形成足弓的重要时刻,并且他的足部骨骼开始骨化,扁平的足部也将慢慢变成正常的足部。
这意味着孩子走路的稳定性开始变好,但是如果此时足弓发育不正常,比如下面这两种,高足弓和扁平足,孩子走路就会很不稳了。



7~10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足弓形态慢慢由发展期向稳定期过渡,掌纹也增多了,走路稳定性好。
同时,骨骼已经基本形成,这时候孩子也可以尝试更多不同种类的运动了。


孩子有这几种走路姿势,父母要警惕
父母可以根据上文提到的几点,大致判断一下孩子足部发育情况是否正常。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走路,那就要好好观察他走路的姿势是否有异常了,因为它可能暗示了孩子的骨骼发育出现了问题。

一:高低腿、跛行

当孩子走路时出现高低腿,跛行,像鸭子一样一摇一摆时,父母需要高度警惕,孩子很有可能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如果再不及时治疗,成年之后会出现难以负重,无法长时间站立、行走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的学习和工作。
不过,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其实在孩子学会走路前,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更早地发现。
比如:观察孩子臀纹、腿纹是否对称。



如果发现不对称,则要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虽然不对称的臀纹、腿纹,不一定代表孩子存在发育性髋关节不良,但是存在这种疾病的孩子,臀纹、腿纹一定是不对称的。
所以父母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哦,做个检查,也让自己心安一些。

二:走路内八

走路内八不仅影响美观,更会让孩子走起路来不稳定,易摔跤。
而孩子内八,大多是与足弓异常有关。
我们知道,足弓的作用是缓解地面对脚的冲击、稳固脚掌,如果足弓发育异常,会导致足弓失去正常的弓形结构,人体生物力线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这种不正确的力线向上传递,会引起小腿胫腓骨和大腿股骨的相对内旋,最终造成内八形态。
内八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还会引发大腿大腿、骨盆旋转倾斜,最终形成脊柱侧弯、斜肩等不良体态。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不良体态的出现,父母们也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矫形。

三:驼背

不少朋友都跟晨妈抱怨过孩子驼背总是纠正不过来的问题,以至于每次都要通过拍打孩子后背的方式来提醒他。
然而,就算是这样,也很难让孩子自觉挺直腰杆。



其实驼不驼背,还真不是光靠孩子自觉注意就能控制得了的事情。
因为驼背的孩子,由于腰椎后凸,所以他们的脊椎往往已经变形。
同时,驼背还会导致孩子背部肌肉薄弱,松弛无力。
因此,如果孩子驼背严重,还是建议带他到医院进行治疗,因为姿态不仅影响到个人外观,更会对学业、工作造成影响。
如果不是很严重,除了日常提醒,更重要的是通过做一些日常锻炼进行矫正,比如:撑墙挺腰、扩胸运动、前屈运动等。


孩子学走路,这几点要注意
学走路,是孩子跨出人生第一步的重要象征。
但晨妈也说了,走路早晚并不能代表智商高低,过早让孩子学会走路,对他的骨骼发育是很不利的。
一般来说,宝宝在11~14个月时开始学走路,只要他在1岁6个月之前能独立走路,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除了学走路的时机很重要外,还有几点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保护好孩子

任何时候,不论孩子在干什么,我们都应该以保护孩子的安全为第一准绳。
当孩子初学走路,步伐不够灵活时,我们需要搀扶着孩子,等他日后步伐灵活了,才能撒手,但也要主要离孩子的距离保持在几十厘米内。

二:在平坦地面学习

孩子学走路的地面一定要平坦,无异物,这一点也很重要。
千万不要让孩子在到处是玩具的地面学走路,这会增加孩子被绊倒摔跤的风险,并且,如果孩子频繁摔跤,也会挫伤他学走路的积极性。



三:慎用学步车

这一点,晨妈也提过很多次了,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学步车方便省事,但过早过多让孩子用,反而不利于他的生长发育。
当孩子的骨骼、肌肉没达到可以学走路时,就将他放入学步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而且使用学步车学走路,其实和正常走路时的发力部位并不相同,如果习惯了学步车的辅助,日后再想纠正也是个麻烦事。





孩子走出的一小步,不仅意味着他的身体发育达到了新的高度,更象征着他开始挑战自己,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欣喜之余,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及时观察到孩子走路时的各种姿势,如果发现异常,也便于早些治疗。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终有一天,能不再依赖父母,茁壮健康地去独自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