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熊孩子育儿

帖子标签
开启左侧

[原创日记] (原创心情日记2) banff,“一眼万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 0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分享你的各种心得体会,结交更多爸爸妈妈们,登录查看完整内容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对于绵延万里的北美脊梁落基山脉,作为一个外人同样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我无法做到站在山巅假惺惺的吟诵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它承载的是北美大陆亿万年的风霜,不应该被赋上东方世界里的词藻。
与祖国的名山大川如群星般点缀在版图的四面八方不同,落基山几乎是北美大陆唯一接近天空的地方。古往今来,诗人学者们热衷于为每一座他们深爱或是崇敬的山峰赋诗写作,无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或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每一段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给予了每座山永恒的生命力与独特的性格色彩。
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试着在一月被冰雪覆盖的落基山上留下难忘的影记,却发现无法寻找到重点去拍摄。百思不得其解后只得随意的四处掠影,回家后仔细整理却发现平庸不堪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责骂自己:为什么不用心在如此神圣的落基山下发现它的精华然后用相机记录,为什么六天的摄影之旅丢下的只是毫无重点的如“到此一游”般缺乏意义的影像?
责骂过后不禁陷入思考。也许对于原住民来说,对于朝夕相伴的圣山,一眼万年一点儿也不夸张。在他们的眼里,北美大陆早已不是最初的乌托邦的模样。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被如今喧闹的嘻哈文化彻底取代,但落基山并没有抛弃他们。虽是国家公园,但一切还是原始的模样。没有商业气氛的破坏,没有现代文明的侵蚀,即便是山下每年接待数万游客的班芙小镇,仍然只是静静地作为落基山的守护者而不是践踏者。它无需大肆宣扬落基山的吸引力,因为圣地总是无声胜有声。安静地屹立并且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千百年来神秘的印第安族裔在落基山下繁衍生息,依附着这座屏障,直到现代文明让他们流离失所。他们留下的印记并不多,图腾文化是其中之一,此外有太多太多无从考证的传说。现实亏欠了他们,幸好这样的苦难并没有将他们完全摧毁。过去,现在,将来,这始终是他们的地盘,他们先辈们脚下的土地。
   关于缘何找不到重点?原因自然是对落基山蕴含的内容知之甚少。每当来到黄山,重点自然是迎客松,飞来石或是天都峰。或是前往峨眉山,重点会是光明顶,甚至是遍布群山的猴群。于是在这些著名景点里驻足的时间会长的多,留下的影像也会多的多。
   只是对于眼前这座依旧雄伟但是不知道它背后故事的落基山,重点只能靠自己的主观判断。然而深冬的白色世界让自己感到迷失。为数不多的英文介绍甚至已被白雪掩埋。眼前的路易斯湖或是梦莲湖早已变成滑冰场。“熊孩子们”不知道害怕为何物,在冰层不算厚的湖面上纵情玩耍。于是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是银装素裹的北方世界,至于重点,几番尝试去找寻,最终无功而返。
   过客的瞳孔里看到的永远不可能是一万年,因而我们的相机镜头也无法聚焦于这座神山最真实的内心。以一种憧憬感去接近,带着一种神秘感与意犹未尽感离开。对于落基山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盼望着有朝一日能真正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13: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14: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去banff,可惜没有那么长的假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4 03: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在哪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6 04: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07: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在哪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4: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