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不大,落到松松妈耳里,却如惊雷。一方面觉得,女儿怎么越来越粗俗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女儿在大庭广众下这样爆粗骂人,显得特没家教,太丢脸了。
朋友被骂得愣了愣,表情僵硬,不好意思和一个小孩子计较,但心里多少也是不舒服的,憋了半天,半是提醒半是调侃地对松松妈说:“还是得管管孩子。这么小年纪,还是个女孩,就学会爆粗口——小心以后嫁不出去。”松松妈尴尬万分,只能一个劲向朋友赔不是,表示回家会好好教育松松。
而那个闯了祸的
熊孩子,则一脸无辜地吃着她的布丁,压根本不管大人中间的“暗潮汹涌”。
孩子突然学会爆粗口、说脏话,这种状况让不少家长头疼。那么,家长们该怎么处理,才能将孩子的“爆粗”给消灭在萌牙状态呢?
其实,上幼儿园的年纪,正是孩子语言能力快速发展提升的时期。这一年纪的孩子,好奇心是特别强的,又爱模仿——这时候的孩子,颇有点“拿来主义”,但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鉴别一些词、一些话的好坏,所以,不管好的坏的,他们都先学了再说。而学了,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懂了。
就譬如,松松骂的那句“去你妈的”,后来松松妈问她知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贝贝给出的解答居然是:“就是让阿姨滚回她妈妈那去!”孩子并不知道这句话是脏话,她只隐约知道,这一句话是骂人的。因为阿姨“抢”了她的布丁,她久夺不
那么,孩子为什么要学这样的“脏话”呢?松松的回答又更让人大跌眼镜:“**同学就喜欢骂这一句,他每次一骂,老师就很生气,批评他,处罚他——可是我们觉得他好威风啊!一句话把老师紧张成那样!”这话听得贝贝妈打了个踉跄:敢情,老师对“脏话”的重视,反倒让孩子们以为敢说这话的孩子是“英雄”?!
由此可见,对付爱说脏话的孩子,耙耙麻麻们先不要过分紧张,先观察下孩子是不是故意用这样的“脏话”来“博眼球”——一般带着这种心态的孩子,他会边说脏话边拿眼睛瞄你,没准眼神里还带着小兴奋,等着你的“暴跳如雷”呢!
如果确定孩子只是在“博眼球”,那么,你就采用“忽略法”,假装没听到他的“脏话”,眼神都不要多给他一个,该干嘛还继续干嘛。小朋友学粗话,通常都只是觉得好玩,做父母的如果反应过激,打骂孩子,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句粗口的记忆。他要这么“挑衅”上三两回,却发现你无动于衷,他就觉得:“哦,这个原来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玩啊!这样做并不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关注啊!”自己就放弃了。
这里要插句题外话:如果孩子是在用脏话换取你的注意,那么,耙耙麻麻们也得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孩子不够关注,搞得他要有这种“非常手段”来“吸引”你们注意?
第二是采用“引导法”。找机会引导孩子——可以借着看动画片,或者看漫画书的时候,如果有骂人什么的情节,你就可以借机教育孩子,告诉他,骂人也好,说脏话也好,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喜欢骂人、喜欢说脏话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欢的。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为之倒也罢,如果是屡教不改,那,耙耙麻麻就得和孩子订规矩,并立出相应的惩罚机制。比方说,如果说脏话,会就取消掉他下周的糖果;或者是罚抄几遍文明用语;或者是没收他最喜欢的那个玩具……所谓“惩罚”,当然是得挑他在意的事物下手,才能让他长记性;而且,家长必须说到做到,只要他犯了规,哪怕再哭再闹,也要坚决执行规定。否则,他就不将你的话当话了——反正犯了错耍个赖哭闹一下就事情就翻篇了,再犯也没什么大不了。
最后一点是:以身作则,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前面说了,孩子年纪小,没能力鉴别好坏,又喜欢模仿,所以,孩子周边的语言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长自己说话不文明,出口成“脏”,孩子听在耳里,能学好才怪!
就象贝贝,被妈妈批评时,她也不服气地提出:“那爷爷、爸爸也经常说‘他妈的’、‘靠’什么的,妈妈你也没批评他们呀?”这种情况下,麻麻不妨给孩子“封”一个“文明用语监督员”的称号,然后,让孩子来管着大家不准说脏话——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大人们一定要配合,你不能要孩子改掉说脏话的习惯,自己却不改对不对?
还有,目前的电视剧、电影也是孩子学脏话的来源之一,甚至连动画片,都会有些不好的言语出现,所以,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大人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尽量陪同,并适时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