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林徽因诞辰110周年,上海在举办了“永远的四月天:梁思成、林徽因艺术特展”的同时,由上海辞书出书社推出了《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一书,收录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可贵影像369幅,两人的手稿21幅,以及他们的后世撰写的纪念父母的文章。彭湃动静获得授权,刊登书中梁再冰所写的《我的妈妈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的可贵影像、手稿,以及林徽因创作的一幅水彩画《老家》。
四川情景形象潮湿,冬季常阴雨绵绵,夏日炽烈,对父亲和母亲的身段都很晦气。我们的糊口前提比在昆明时更差了。两间陋室低矮、暗淡、潮湿,竹篾抹泥为墙,顶上席棚是蛇鼠经常出没的处所,床上又常涌现三五成群的臭虫,没有自来水和电灯,石油也须俭仆应用,夜间只能靠一两盏菜油灯照明。
我们进川后不到一个月,母亲肺结核症复发,病势来得极猛,一初步就持续几周高烧至四十度不退。李庄没有任何医疗前提,不成能进行肺部透视检查,那时也没有肺病特效药,病人只能凭体力慢慢煎熬。从此,母亲就卧床不起了。尽管她稍好时还奋力持家和协助父亲做研究工作,但身段日益衰弱,父亲的糊口担子因而加重。
更使父亲伤思维的是,此时营造学社没有固定经费发源。他无奈只得年年到重庆向“教训部”哀告赞助,但“乞讨”所得无几,很快地就会为通货膨胀所抵销。抗战后期物价上涨如脱缰之马,父亲每月薪金到手后如欠妥即往买油买米,则会迅速化为废纸一堆。食物愈来愈贵,我们的饭食也就愈来愈差。母亲吃得很少,身段日渐瘦削,后来几乎不成人形。为了略为变换伙食花腔,父亲在工作之余不得不进修蒸馒头、烧饭、做菜、腌菜和用橘皮做果酱等等。家中其实无钱可用时,父亲只获得宜宾委托商行往当卖衣物,把派克钢笔、手表等“可贵物品”都“吃”失踪了。父亲还常开玩笑地说: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可以“清炖”吗?
三叔到李庄后肺病也复发了,病情同母亲很是近似。父亲对兄弟和妻子的病都爱莫能助。他自己的体质也显著地降落,当然才40多岁,背已经驼得很短长,精力也大不如前了。
1941年春天,合法母亲病重时,三舅林恒(空军航行员)在一次对日空战中殉国,外婆和母亲后来得知都为此伤痛不已。三舅的后事是父亲在重庆时瞒着母亲到成都往打点的。
后来,又传来了天津涨洪流的动静。营造学社的一批无法带到后方的图片材料那时存放在天津一家银行的地窖中,涨水后全数被淹毁,这是父母和学社成员多年血汗的堆集,所以父亲和母亲闻讯后几乎痛哭失踪声。
尽管贫病交加,挫折一个接一个,但父母亲并不悲不雅观气馁,父亲尤其乐不雅观宽大旷达。他此时常教我读些唐诗。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是全家最快乐喜爱的诗句之一。糊口愈是清苦,父亲愈信任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日子即将到来。他从来不愁眉锁眼,仍然热爱绘图,绘图时总爱哼哼唧唧地唱歌,晚间常点个石油灯到他那简陋的办公室往,因为背的弊病,头已“重”得抬不起来了,绘图时就找个花瓶来“支撑”自己的下巴。他仍在理想着战斗竣事后到全国各地再往查核。有一次我听到他对母亲说:假如他今生有机会往敦煌一次,他就是“一步一磕头”也甘愿宁可甘愿宁可。母亲不发烧时也多量念书做笔记,协助父亲作写中国建筑史的筹办。她睡的小小行军帆布床周围堆满了中、外文书籍。
1945年8月,日本克服钦佩了。父亲所盼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日子快要到了。可是,他已衰老良多,母亲的身段也很难恢复了。这一年,他陪母亲到重庆检查身段一次,医生静静告诉他,母亲将不会良久于人世了。
林徽因给女儿梁再冰的漫画手稿。
林徽因诗歌《你来了》手稿。
1920年林徽因于伦敦。
1929年秋冬之交与女儿梁再冰。
1930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国内补的成婚照。
1937年林徽因在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1942年在病榻上林徽因(中)与梁思成(右一)、梁从诫、梁再冰等合影。
林徽因《老家》水彩画。
《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胡木清、黄淑质/主编,上海辞书出书社 2014年10月版。